学校主页| 旧版入口
  • 首页
  • 学院概况
    1. 学院简介
    2. 机构设置
    3. 学院领导
    4. 规章制度
    5. ENGLISH
    6. 学院宣传片
  • 师资队伍
    1. 教授
    2. 副教授
    3. 讲师
  • 本科生教育
    1. 专业设置
    2. 培养方案
    3. 课程建设
    4. 教学改革
  • 研究生教育
    1. 学位点
    2. 培养方案
    3. 留学生工作
  • 党群工作
    1. 党建工作
    2. 工会工作
    3. 党群风采
  • 招生就业
    1. 本科生招生
    2. 研究生招生
    3. 就业工作
  • 校友天地
    1. 校友动态
    2. 校友风采
    3. 时光剪影
    4. 联系我们
  • 首页
    • 返回
    • 学院动态
    • 通知公告
    • 学术交流
    • 教学与科研
    • 学术动态
    • 科研团队
    • 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
  • 学院概况
    • 返回
    • 学院简介
    • 机构设置
    • 学院领导
    • 规章制度
    • ENGLISH
    • 学院宣传片
  • 师资队伍
    • 返回
    • 教授
    • 副教授
    • 讲师
  • 本科生教育
    • 返回
    • 专业设置
      • 返回
      • 国家一流专业
      • 省一流专业
      • 工程认证专业
      • “新工科”重点建设专业
    • 培养方案
    • 课程建设
    • 教学改革
  • 研究生教育
    • 返回
    • 学位点
      • 返回
      • 化学
      • 化学工程与技术
      • 纺织科学与工程
    • 培养方案
    • 留学生工作
  • 党群工作
    • 返回
    • 党建工作
    • 工会工作
    • 党群风采
  • 招生就业
    • 返回
    • 本科生招生
    • 研究生招生
    • 就业工作
  • 校友天地
    • 返回
    • 校友动态
    • 校友风采
    • 时光剪影
    • 联系我们

学工动态

  • 工作速览
  • 党团建设
  • 心理健康
  • 奖励荣誉
  • 管理制度

学工动态

首页  ·  学工动态  ·  正文

化工学院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全面开展 多维度助力新生开启学术新征程

  作者:张婧杰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9-19       点击量:

近日,为帮助2025级研究生新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、明确学术目标、筑牢安全健康防线,化工学院以“启航新征程,筑梦新未来”为主题,持续组织开展了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。学院领导班子、心理中心教师、消防宣讲专员、校医院专家及辅导员共同参与,围绕校史文化、学术规范、安全健康等模块展开专题教育,为新生扣好研究生阶段的“第一粒扣子”。

校史院情与学科规划:传承学术基因,锚定发展坐标

入学教育首日,学院院长朱君江以《厚植学术根基,勇担时代使命》为题,从校史校情、院史院情切入,结合学校办学历程中的重大成就与学院学科发展脉络,系统梳理了学科特色与科研方向。他强调:“研究生阶段是学术创新的关键期,希望同学们以校训精神为指引,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战略需求,在交叉学科研究中突破创新。”随后,分管副院长刘丽君围绕学籍管理、学位授予条件及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展开解读,通过典型案例警示学术不端行为的后果,引导新生树立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。

成长支持与服务保障:全方位护航学生发展

在职业发展模块,学院党委副书记莫德辉结合近年毕业生就业数据,分析了行业趋势与就业方向,并介绍了学院“学科竞赛-实习实践-校企联动”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,鼓励新生积极参与“互联网+”“挑战杯”等高水平赛事,提升核心竞争力。辅导员张婧杰则聚焦资助政策,详细讲解了国家奖学金、学业奖学金的申请流程与评审标准,确保每位学生了解资助体系,消除经济顾虑。

安全健康与心理赋能:筑牢校园安全防线

安全教育环节中,消防宣讲专员通过模拟火灾逃生、灭火器实操演示等方式,强化新生消防安全意识;校医院专家围绕传染病防控、急救技能开展专题培训,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术(CPR)操作要点,提升学生应急处置能力。心理中心教师以《拥抱压力 双向奔赴》为题,帮助新生识别焦虑情绪,并提供时间管理、人际沟通等实用技巧,助力其平稳过渡学术适应期。

新生反响热烈:明确目标,蓄力前行

“入学教育内容充实、针对性强,尤其是学术规范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诚信科研的重要性。”2025级硕士研究生刘芊芊表示。来自省外的郝建设则对资助政策解读印象深刻:“详细的资助体系介绍让我感受到学校的关怀,可以更专注地投入科研。”

学院后续还将通过实验室安全培训、学术前沿讲座等系列活动,持续深化新生入学教育成效,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

上一篇:“网络安全为人民、网络安全靠人民”

下一篇:“致谢师恩 逐光而行”主题班会

Copyright @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.  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化学与化工学院    
邮编:430200  电话:027-59367336